一、说教材
《走马灯的奥秘》是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,这是一篇精读课文,本文讲述的是茅以升小时候对家里的两盏走马灯发生兴趣,自己动脑动手弄懂走马灯为什么会转和怎样转得快的故事,通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,茅以升爷爷少年时就很会观察,并且喜欢在观察中思考、探求科学的道理。
二、说教学目标
1.认识10个生字,会写11个字。
2.默读课文,理解课文内容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.了解课文内容,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,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。
三、说重难点
重点: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,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。
难点:对走马灯的构造及原理有一定的认识。
四、教法和学法:
在本课的教学中,我主要选用 “读中感悟”式的教学方式,采用创设情境法、情感朗读理解法、评价激励法、小组合作学习法,倡导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,带着问题一边读,一边思考。
五、教学过程
(一)谈话激趣导入
元宵夜看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,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呢?今天老师也带大家看看花灯!(出示幻灯片)谁能说说你刚才看见了什么?
刚才同学们都说有走马灯,那走马灯到底是一盏什么样的灯会这么神奇,这么惹人喜爱呢?看得出来,同学们对走马灯很感兴趣,有一个人对走马灯也很感兴趣,简直入迷了,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本课的主人公——茅以升。 (出示图片,介绍茅以升)
(二)走进课文,整体感知。
有的同学说这不就是一盏普普通通的灯吗?对! 就是这样一盏别人看起来 很平常的走马灯对少年时代的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。通过他的表现我们将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?请同学们打开书,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《走马灯的奥秘》。(板书:走马灯的奥秘)
1.检测字词的掌握情况。(出示生字)
2.指名读生字。
3.齐读。
4.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:(出示自学提示)
(1)故事发生的时间是?元宵节的时间是?
(2)走马灯的样子是什么?
(3)茅以升入迷地看着走马灯,他提出了哪些问题?
(三)品读课文,读中感悟。
1.解疑合探:
(1)谁能说说走马灯悬挂的位置是哪里?
(2)课文在介绍走马灯的位置时用了这两个词语(“悬”和“挂”)。 你知道“悬”和“挂”的意思吗?它们有哪些不同呢?(出示幻灯片)
悬:吊在空中,挂在天花板,没有碰到四周。
挂:借助绳索、钩子、钉子等物体附着在高处或连到另一个物体上。
(利用教室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悬和挂的不同。)
如:教室中间悬着的吊扇和教室四壁的壁扇等。
(3)说说走马灯的结构是怎么样的?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。(出示幻灯片)
2.茅以升如此清楚走马灯的构造,他是怎样观察的呢?
(1)指名回答。(出示幻灯片)
(2)哪几个词语可以感受出茅以升观察的很认真呢?(板书1善于观察:仰 目不转睛 盯)
(3)理解“目不转睛”是什么意思?体会盯着”一词的好处。
(表现了茅以升观察得非常专心)
(4)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,再次感受茅以升的认真观察。
过渡:茅以升小时候不但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,还勤于动脑,善于发现问题呢!
3.仔细读读课文,茅以升入迷地看着走马灯,提出了哪些问题?
(1)四人小组交流,讨论,提问。
(2)幻灯片出示
(3)从刚刚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茅以升不光爱观察,还爱什么呢?(板书2:勤于思考:问 又提问)
4.茅以升只是提出这几个问题而已吗?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?
(“一连串”“争着”“挤”等词语写出了茅以升想知道走马灯为什么会转
的迫切心情,也说明了茅以升很会动脑筋,提出的问题很多。
5.在“怎么有时候转得快,有时候转得慢呢???”中省略号表示什么?体会此处省略号的用法。
6.茅以升发现问题后是怎样做的?找出本段描写茅以升的动词。(出示幻灯片)从这些动词中,你又觉得茅以升是个怎样的孩子?(板书3:勇于探索 取 吹 又拿 点燃)
小结:茅以升真是一个勤于观察、善于发现问题、敢于提出问题、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呀!
7.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。
(1)指导朗读。
(2)茅以升为什么会特别高兴呢?
(3)同学们,你们知道走马灯的奥秘吗?
(4)你们知道和走马灯一样的事物还有哪些吗?(出示幻灯片孔明灯等)
(四)总结全文
(出示幻灯片)正因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一个勤于观察、善于发现问题、敢于提出问题、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,所以长大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,对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(幻灯片出示武汉长江大桥图片)
(五)拓展延伸
学习了本课,你有什么感触?和同桌交流体会。
板书设计
走马灯的奥秘
善于观察 : 仰、目不转睛、盯
勤于思考 : 问、又提问
勇于探索 : 取、吹、又拿、点燃